“订单已排到2023年全年”,春节也不停工!动力电池行业节前紧急招人,有企业春节留岗奖2000元…
“有想年前找工作的订单到年动力电池吗?坑不多了。”赶在兔年春节前入职的已排也不有企业春元肖宇(化名),在职场社交平台上的全年同行交流圈发起了“求贤贴”。不到一个礼拜的春节时间,该帖子就吸引了超过100人的停工回复。
为了保证现有产线满负荷运转,行业以及为春节后新的节前紧急节留产线投产和新工厂开建做好准备,已经有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启动了招聘工作。招人“我已经给三家动力电池企业发去了简历,岗奖并且都有回复,订单到年动力电池应该从正月初五开始就要陆续面试了。已排也不有企业春元”正处于求职状态的全年徐飞(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火热的春节招聘背后,是停工过去一年不断攀升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统计数据,行业2022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6.1GWh,同比增长37.9%;2022年累计装车量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规划已超过6480GWh(含海外规划)。动力电池产能扩张速度还在加速,有机构测算,2023年~2025年,国内一、二线动力电池厂商规划产能复合增速分别为28%和46%。
“很忙,春节也不停工”
“动力电池生产厂家一直处于赶工状态,甚至有的今年春节都不会停工,招聘也比往年提前了不少,再加上要为后面的春招做准备,所以这段时间非常忙。”在某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负责招聘工作的张亚(化名)说。
记者注意到,为了更快招到人,“提产补贴”“春节补贴”被放置在了招聘信息中醒目的位置。比如,郑州正在招聘的操作工(电池生产制造工作)一职,综合工资5000~7000元,如果1月全月支援,奖励最高为1770元;1月10日至31日期间,员工满勤最高奖励为1500元;春节留岗考核奖(最高奖励2000元)。
动力电池企业之所以要加紧招聘,是为了保证订单按时交付,即便是在春节期间,工厂也不停工不停产。据央视财经报道,在合肥一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临近春节,工厂仍然是满负荷运转。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到现在,动力电池订单持续增长,尤其是海外的订单增长明显。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105948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2年,国轩高科产能布局突破100GWh,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同比增长了107%,尤其是海外的业务同比增长了352%。现在,我们各个工厂都是满负荷运转,订单已经排到了2023年的全年。”
西安某动力电池企业员工也表示:“加班已经是自己一年多时间以来的工作常态了,今年春节也会留在工厂,因为只要电池电芯产线没有停,大家就必须加班加点地赶生产。”
扩产成为主旋律
动力电池行业加班加点背后,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数据来看,2022年我国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占率为25.6%。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涨幅和新车渗透率预计都将在40%左右,整体销量规模有望触达1000万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保障动力电池供应链安全稳定,各车企都向动力电池企业给出大手笔订单,且供货周期在5~10年,供货数量达数十GWh甚至上百GWh。比如,获得本田123GWh电池订单,成为宝马百亿欧元大圆柱电池订单供应商之一,并与福特等签订合作协议;远景动力也斩获了奔驰、宝马、马自达等车企的订单。
“汽车新产品的投放周期约为2~3年,产业链上游做产能投放的周期比整车厂还要长,可能需要3~5年的时间。”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告诉记者,动力电池企业往往会提前布局。
事实上,自2022年开始,“大幅扩产”已经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的主旋律。而从宁德时代的2022年半年报来看,在电池系统业务方面,目前产能为154.25GWh,在建产能为100.46GWh;锂电池材料正极及相关材料的产能为22.92万吨,在建产能为17.83万吨。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2022年上半年报也在2022年上半年报中披露了公司目前正在筹划及建设中的锂产品项目情况。就在2023年1月18日,连发两大投资公告,拟总投资155亿元在两地扩产动力及储能电池。
高工产业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落地268个投资扩产项目,包括锂电池、材料环节,按公布投资金额的247个项目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产业投资总金额超1.4万亿元(企业公开的项目总投资额)。
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
动力电池产业“蒙眼狂奔”的背后,是否会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根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主要动力锂电池厂商的规划产能将达到4335GWh,其中,宁德时代已披露产能规划超过900GWh;比亚迪规划产能达290GWh;中航锂电、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国轩高科2025年产能规划目标分别为360GWh、311GWh、376GWh、187GWh。
“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加上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释放,随之电池供应一定会过剩。”11月16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在一场会议上谈到了这一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在2023年可能达到1500GWh,在2030年可能达到3000GWh,分别是今年装机量的5倍和10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各大整车企业公布的销量规划显示,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仅需要1000GWh。
实际上,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开始出现。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约为545.9GWh,同时,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4.6GWh,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为68GWh。简单计算之后,2022年全年电池产量与装车量之间的差额已经高达183.3GWh。对比来看,2018~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与装车量差额分别为13.58GWh、23.17GWh、19.75GWh、65.19GWh。
有观点认为,产能过剩之后,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直以来,动力电池产业都有头部集中的特点。从公开资料来看,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瓜分了95%的市场份额。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0月,单单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装机量分别达到了18.1GWh和7.8GWh,占据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37.6%和16.2%。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实现动力电池装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从2019年的79家下降至2022年的57家。
未来伴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行业间的末位淘汰赛或许即将上演。
记者|黄辛旭 段思瑶
编辑|段炼 孙磊 易启江
- ·海南1批次花蟹和1批次小米椒检出镉超标
- ·北京提高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识别能力
- ·消息称特斯拉拟让上海工厂员工闭环工作到6月中旬
- ·稳楼市再出实招大招!5年期以上LPR下降15个基点 300万贷款每年可省3000元
- ·股市悲观时刻已经过去
- ·京广空中大通道,“拉近”两大世界级城市群
- ·北京:丰台区岳各庄批发市场是当前疫情处置的重中之重
- ·市场监管总局:全国统一市场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
- ·国际机场协会:全球客运量将于2023年末恢复至2019年水平
- ·商务部谈跨境电商:一大批小微主体成新型贸易的经营者
- ·配送冷冻食品已过期?肯德基:退单,并赔偿1000元
- ·俄乌冲突下欧洲之殇:倒屣相迎终有期 欧洲饱尝难民危机苦果
- ·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1220亿元 同比降逾15%
- ·北京继续执行暂停堂食、暂不返校等防控措施
- ·东帝汶新总统宣誓就职
- ·保险“理赔时效”被重新定义:只有“报案快+赔付快”才是真的理赔快
- ·工信部:推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促进数字化转型
- ·期螺持续走低 终端需求有限 市场交投情绪持弱
- ·泽连斯基领衔《时代》周刊读者评选百大影响力人物,外国网民:恭喜最佳男演员
- ·汉口银行2021年净利12.5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为38.5亿元
- ·卖10万的折叠屏手机见过么? 太奢侈了
- ·外交部:中方愿同包括朝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 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打新市场回暖!5月上市的首只科创板新股全天大涨近80%,投资者又可以放心“一键打新”吗?
- ·字节跳动旗下Fanno将关停?相关负责人:Fanno仍可以正常使用,将持续支持用户和商家
- ·宣昌能: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
- ·奈飞宣布在韩投资1亿美元成立特效公司
- ·卖口罩收入猛增8亿多,现业绩腰斩,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平均值,健尔康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 ·邦达亚洲:美元回落大宗商品价格走高 澳元刷新8日高位
- ·俄媒:俄军第五代战机苏-57已参加在乌特别军事行动
- ·李尔收购汽车座椅材料公司Thagora
- ·福建银保监局等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Minisforum发布HX90G迷你主机:搭载R9 5900HX+RX 6650M
- ·国办: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加快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障
- ·全国中小微养老机构承租国有房屋,租金减免至今年年底
- ·#马斯克被空姐指控性骚扰# 上热搜 网友:盖茨笑了